产品展示

AI定义汽车,替掉软件定义汽车

发布日期:2025-01-24 11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58

导语

Introduction

AI 将无所不在,恐怖如斯。

作者丨王小西

责编丨李思佳

编辑丨何增荣

2025 CES 已经结束好几天了。但是,从"软件定义汽车"全面转向" AI 定义汽车",才刚刚开始。

"时代真的变了"。这是最近半年听到的最多的感慨。为什么?因为,2025 年" AI 定义汽车"将逐渐实现落地,并不断诞生新智能、新产品、新物种。汽车智能生态正在全面升级,并步入量产。

目前行业的共识是,过去驱动智能化的关键是互联网技术或半导体技术,但现在发展智能化的关键,要靠 AI 技术。所谓 AI 定义汽车,实际上就是 AI+ 汽车,以 AI 来重塑汽车行业。从概念走向现实,影响更加深广。

AI 冲击下的全面革新

此前,我们都说电动化的下半场,是智能化。而现在,智能汽车迎来 AI 技术推动下的全面变革。

" AI 定义汽车"成为行业共识,AI 技术和汽车的融合,通过"本体 + 智能"的不断迭代,最终向着"出行智慧生命体"演变,以前的所谓的 AI 语音交互、车控、娱乐、座舱、智驾等,将全部重塑。

也就是说,从智能座舱到智能驾驶,再到底盘域,AI 大模型正在快速推动汽车变革为"超级智能体"。当然,这一轮技术重塑时,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已经站在了前排位置。

比如,吉利的"智能汽车全域 AI "技术体系,包括 AI 银河精灵、无界空间、AI 云动力、AI 绘本、AI 哨兵等一系列 AI 应用,通过 AI 打造整个汽车智能生态。此外,全球首款应用字节跳动的"豆包 AI 大模型"的量产车 Smart 精灵 #5 也在 CES 亮相,不用说,字节跳动也悄悄"进村"了。

以大算力、大数据、大模型为代表的 AI 技术,正在成为驱动汽车变革的决定性因素。而随着大模型陆续搭载,汽车产品的能力不断向高阶延伸,"有没有"只是门槛,"好不好"才是车企角逐智能化的关键。

这是理想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郎咸朋的提法,AI 定义汽车的时代,产品要经历从功能到能力的演进,"之前大家拼的是功能,但是在 AI 时代,(功能)大家都有的前提下,还要从‘有没有’到‘好不好’,这个‘好不好’其实就是要看你的能力好不好。"

而说到主宰智能汽车的核心"汽车大脑",英伟达在本届 CES 上推出下一代智能驾驶芯片" Thor ",处理能力达到上一代 Orin 的 20 倍,据黄仁勋介绍,比亚迪、理想、小米、极氪等中国新能源车企,将搭载英伟达下一代 Thor。

不仅如此,英伟达还公官宣与丰田汽车合作,丰田将在英伟达 DRIVE AGX Orin 平台上打造下一代汽车,运行经过安全认证的英伟达 Drive OS 操作系统。

同时,就 Drive 操作系统,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Aurora、大陆集团和英伟达宣布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大规模部署由英伟达 Drive 提供支持的无人驾驶卡车。

"这个世界将拥有 10 亿个仿人机器人、1000 万个自动化工厂和 15 亿辆自动驾驶汽车和卡车,处处都是商机。"黄仁勋的野心膨胀,隔着太平洋都能感受到。

而从智驾的角度,由于 AI 重新定义技术路线,过去一些企业在智驾研发上取得的先发优势、成功的技术路线,甚至面临着被颠覆的可能。基于端到端、大模型的智驾技术路线,经过短短两年的蝶变,正在改变智驾的技术发展方向。

蝴蝶翅膀什么时候煽动的,我们不清楚,但一场" AI 风暴"正在到来。从"人 · 车 · 生活",到"人 · 车 · 域"交融的"第三空间",AI 将无所不在,恐怖如斯。

软件定义到 AI 定义

可以这么说,本届 CES 最大的信号,就是吹响了向 AI 进军的集结号,汽车智能化进入 2.0 时代。

如果说前面的软件定义汽车大家还有些分歧的话,这次 AI 定义汽车让整个行业都明白了。无他,趋势而已。而且,这一步跨得实在有点大。

"软件定义汽车"这一概念,最早出自前大众汽车 CEO 赫伯特 · 迪斯博士之口。但短短几年后看来,似乎已经成为上个时代的产物。而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下半场,车企如何用 AI 定义产品、企业,以及助力组织变革和品牌进化,成为核心。

从比较重要的组织变革而言,国内汽车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,即以产品交付为目的的开发时代、软件定义下的 OTA 时代、当下的数据驱动整车时代,而当下这一阶段需要组织把计算架构、数据体系、基础设施等不同系统之间全面联系起来。

换句话说," AI 定义汽车"时代的到来,对车企的组织架构提出了全新要求。

此外,举个具体的例子就是,如果说前年即 2023 年我们讲智能座舱概念,还是场景定义的问题,那么,随着" AI 定义汽车"的到来,智能座舱转而向智能空间发展,这就变成为一个 AI 问题。

此前,记得长城汽车 AI Lab 负责人杨继峰说过,"这件事本质上是一个范式变革,与智能驾驶不一样,因为智能空间需要知道在确定的时间和路段上,车内乘客喜欢听什么歌,来实现更自然的交互。"

再比如,一位车主开车旅游时想拍一张车外风景照,这就要求 AI 定义下的车辆综合分析当前场景,保持当前车道不变道、平稳驾驶的情况下,降下车窗让用户拍照,这需要通过"中央大脑"端到端控制,同时还要权衡决策模块,判断所有这些动作是否安全;拍照结束后车辆获得用户反馈还要恢复正常行驶。

而所谓更自然的交互,就是说汽车已经脱离本身的 A 点到 B 点的行驶功能,延伸到了未来出行与生活新形态,那么,AI 如何改变生活方式就是主机厂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。

而且,AI 定义汽车时代,就像杨继峰所说的,本质上是可用一个模型解决多场景问题。这种做法,不是每一个场景下安排一个算法架构,而是未来可以用一整套套算法模型,来解决产品智能化的问题。换句话说,从大的范式上来讲,未来的 AI 开发就是用更大的模型同时解决多任务。

这种从"软件定义汽车"到" AI 定义汽车"的改变,就像长安汽车首席智能驾驶技术官陶吉认为的,很多新技术范式会发生变化。

而野心更大的丰田汽车,2020 年提出" Woven City (编织之城)"概念,今年的 CES 上丰田官宣其" Woven City "一期工程已经完成,2025 年秋季将迎来首批居民,一个围绕未来出行和智慧生活理念构建的实验性城市逐步成型。

这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,将 AI 人工智能、机器人、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家居在现实世界中展示。

基于如上这些思考,各大车企对于 AI 定义汽车这个赛道,将展开激烈的争夺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AI 技术的融入,在加速汽车智能化的同时,也将重构汽车产业格局。

|王小西|

比天空更辽阔的……

THE END

微信号|iAUTO2010

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